在 2025 年 CES 展会上,车企呈现出集体押注 AI 的趋势,具体表现如下:
自动驾驶领域
- 芯片技术推动:英伟达发布的 Thor 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,性能相较于上一代 Orin 提升了近 20 倍,其顶配版的两颗芯片算力高达 2000TFLOPS,能够轻松处理来自高分辨率摄像头、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多个传感器的海量信息,并将这些数据高效转换为标记,进行精准的路径预测,为 L4 级自动驾驶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1。英特尔推出的神经拟态芯片系统 Pohoiki Beach,由 64 个 Loihi 芯片和 800 万个神经元构成,在运行用于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算法时,处理信息的速度比传统 PC 快 1000 倍,效率更是高 10000 倍,且功耗低,英特尔计划在未来推出规模更大的系统1。
- 整车智能驾驶突破:现代汽车发布的全新无人驾驶车 TIGER X-1 概念车,基于实验性 TIGER 平台打造,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操作,未来还可能由人工智能自主控制,其独特的设计能使其在车轮锁定的情况下,伸出铰接腿 “行走”,增加离地间隙和机动性,克服传统轮式车辆难以逾越的障碍1。长城汽车推出的 Coffee Pilot Ultra 系统,基于 Orin-X 计算平台,搭配多个先进硬件设备,实现了全场景智能驾驶,通过 SEE 大模型的深度学习技术,能像人类驾驶员一样从实际驾驶数据中学习经验,在复杂驾驶环境中做出更灵活、精准的决策1。
智能座舱领域
- 自然交互体验升级:stellantis 和奔驰将 ChatGPT 集成到车辆中,使乘客能更自然地与车辆互动,充当虚拟旅行伴侣提供目的地和当地景点的信息。吉利发布的 “智能汽车全域 AI” 技术体系中的端到端语音大模型,增强了 AI 的情感认知,提高了语音模型表达的自由度和丰富度,用户可享受更自然、更贴近真人的语音交互,甚至还有全域方言及语音模仿等功能。
- 全方位信息显示与交互创新:宝马在 2025 年 CES 上全球首发的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 —— 全景 iDrive 系统,集成了视平线全景显示、3D 抬头显示、超感智控方向盘以及向心中控四大交互 “黑科技”。视平线全景显示采用超近距投影技术,将行车基础信息及自定义内容投射到挡风玻璃下方;3D 抬头显示将导航和自动驾驶信息投影到驾驶员最佳视野内;超感智控方向盘采用触摸式操作并运用 “主动触觉反馈” 和 “分层显示” 技术;向心中控屏幕向驾驶员倾斜并配备矩阵背光技术。此外,还引入了 AI 语音控制技术,针对中国用户习惯和方言特色进行了适配1。
车辆操作系统层面
- 车企自研系统创新:宝马展示了全新的 iVision Dee 概念车,主打增强现实(AR)与车内交互的结合,同时首发其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 ——BMW 全景 iDrive 和自研的新世代操作系统 X。本田展示的两款 0 系列电动汽车原型车,搭载了其驾驶员监控系统等全新专有操作系统,是本田首款真正意义上的 “软件定义汽车”。
- 系统智能化与互联性提升:长城汽车的空间语言智能体大模型 ASL 可实现全方位、立体化的信息处理和智能决策,能根据目的地特点、乘客的需求和偏好,以及沿途的交通和环境信息,让智能汽车成为一辆真正的 AI 智能体。吉利的 “智能汽车全域 AI” 技术体系,在实现车辆内部各种功能智能化控制的同时,还能够与外部的智能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无缝连接,如驾驶者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控制车辆的启动、锁车、解锁等功能,还能在车内通过语音命令与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交互,实现车家互联3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